top of page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kedin

案主分享:催眠治療改善厭食症

我是一名厭食症患者,在過去4年一直見醫生,包括精神科。但是藥物對我的副作用遠多於好處。在接受Vincent的催眠治療後,我的人生得以改寫,亦明白爲什麽對原生家庭的記憶一直在影響著我的成長。我從聞到食物就開始產生嘔心感,到依家可以開始享受每一餐,成個世界變得不一樣。非常感謝Vincent的指導,讓我學會從PTSD走向PTG (Post Traumatic Growth - 創傷後成長)。


治療師的話

首先,衷心恭喜你在這段艱難的旅程中取得重大突破!從對食物產生生理排斥到重新享受每一餐,這種轉變不僅需要巨大的勇氣,更體現了你對催眠治療以及自我療愈的信心。你用行動證明了,即使面對看似無法跨越的障礙,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,生命依然可以重新綻放光彩。


淺談厭食症

厭食症的核心往往與「失控感」和「自我認同」緊密相關。許多患者通過極端控制飲食來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權,或是試圖通過身體的改變來填補情感上的空洞。在案主的分享中,原生家庭的記憶與創傷後壓力症(PTSD)形成了深層聯結 —— 那些未被處理的情緒被潛意識編碼為「食物 = 危險」的信號,導致生理排斥反應。這種身心聯動機制,正是藥物難以單獨突破的「心理 - 生理閉環」(Mind - Body Feedback Loop)。


爲何催眠治療可以有效處理厭食症?

要如何突破「心理 - 生理閉環」呢?催眠治療通過三方面突破這個困局:


  1. 潛意識探索:引導案主在安全狀態下回溯創傷事件(如有),將「食物 = 危險」的錯誤關聯與原生家庭等根源問題分離;

  2. 認知重構:用意象技術重塑對進食的認知,例如將「控制體重」轉化為「滋養身體」的正向意象;

  3. 身心整合:激活身體本能的饑餓信號,結合創傷後成長(PTG)模型,幫助患者將痛苦經歷轉化為自我接納的動力。


催眠治療直達潛意識層面,同步修復心理認知與生理反應,為案主重建健康的飲食行為模式提供了深層支持。


若然被厭食症所困擾,可以考慮與我們聯絡(9427 9247),透過整合催眠治療改善狀況。

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