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寬恕自己的療愈方法:12步框架與催眠治療的互補
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,我見證過自我寬恕在治癒深層情感創傷方面的力量。寬恕研究的先驅弗雷德・盧斯金(Fred Luskin),以及林登・哈里斯(Lyndon Harris)的寬恕歷程(哈里斯從 9・11 事件的創傷中走出並踏上寬恕之路),與我的臨床經驗產生了深深的共鳴。他們提出...
Your Mind Matters
4月3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

看穿謊言的關鍵在對方的上半臉!NLP教你用「讀心術」掌控談判
你被下半臉騙了多少次? 你有沒有曾經發現,當同事笑著說「沒問題」,但眉頭卻微微皺起?當客戶點頭同意合作,眼神卻突然飄向窗外? 根據美國神經科學學會(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) 的研究,90%的人會本能地盯著對方的下半臉(嘴巴、鼻子)——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3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從電影《贖夢》看精神困境與夢境隱喻(劇透-慎入!)
一、精神疾患的鏡像迷宮 《贖夢》海報 1.1 創傷應激與身份崩解 影片伊始,張家輝飾演的沈卓仁便被命運的巨輪無情碾壓,投資失敗的陰霾如濃稠的墨汁,迅速將他的生活染成一片黑暗。這一沈重打擊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,自此,他墜入了創傷後應激障礙(PTSD)的深淵。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29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

吃出好心情:透過飲食改善身心健康
一、食物與情緒的密碼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,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。你知道嗎,餐盤里的食物不僅滋養身體,更在悄然影響你的情緒?研究顯示,飲食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著覆雜的雙向關系:不良飲食習慣可能誘發焦慮、抑郁等情緒問題,而科學飲食則能成為調節情緒的 “天然藥方”。 維生素 B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29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

前世催眠治療的科學解析:潛意識投射與現世療愈
前世催眠科學嗎? 一、爭議與科學視角 前世催眠作為心理治療手段,長期存在學術爭議。科學雖無法證偽前世存在,但普遍將其視為潛意識的隱喻表達。量子意識假說等理論雖引發猜想,但當前共識仍傾向於將前世記憶視為大腦虛構或文化符號的重構。 二、潛意識的投射機制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案主分享:催眠戒煙
我是一名有 18 年烟龄的老烟民,日均 2 包烟的习惯早已渗透进生活每个缝隙 —— 起床第一支、开会前一支、甚至失眠时也要靠尼古丁麻木神经。试过贴片、口香糖、电子烟,每次戒断反应都让我在第三天就崩溃复吸。直到妻子怀孕后,我在产检室看到「二手烟影响胎儿发育」的警示,才真正意识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案主分享:催眠根治逾40年的恐懼症
我從開始對有毛的動物有種莫名的恐懼,連公仔都不敢觸碰。有一次搭𨋢,中途有一個婆婆帶了一隻吉娃娃進來,我立即覺得呼吸困難,手心出汗,還未到自己果層就已經急急腳衝出去。屋苑好多人養寵物,每次落樓都要左閃右避,好似玩緊「避狗大戰」一樣。最誇張的是看電視見到動物世界,即刻要轉台,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案主分享:從自殺邊緣回來
對我黎講,抑郁症就好似一塊千斤重嘅烏雲,一直壓喺我心口,連呼吸都覺得吃力。我試過連續三個禮拜唔想出街,每日瞓醒就望住天花板流眼淚,覺得人生冇曬意義。最黑暗嘅時候,我甚至試過走上天臺,但系望住條街又突然諗起細個嗰陣阿嫲教我種花嘅情景——佢話「花謝咗會再開,但系生命只有一次」。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正念 ≠ 佛系!別再誤解它了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,近來「正念」這個詞越來越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,無論是在社交媒體、書籍,還是一些健康講座上。然而,伴隨著它的流行,也出現了不少誤解。其中一個很普遍的疑惑就是:正念是否就等於佛系?是否就意味著無欲無求,無法做到精益求精呢? 所謂的佛系和正念是完全不一樣的!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案主分享:焦慮症與催眠治療
之前果幾個月,焦慮症真系搞到我連搭地鐵都會手心出汗!每次返工前都要反覆檢查門有冇鎖,食飯都要睇清楚所有餸菜料先敢入口。試過食醫生開嘅抗焦慮藥,雖然心跳冇咁快,但成日個口乾到好似沙漠咁,仲試過行路行到一半突然心悸到以為自己心臟病發。直到揾到Vincent做治療,佢用催眠帶我入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案主分享:透過催眠,改善失眠
我是一名 IT 人員,長期熬夜趕工導致嚴重失眠。起初以為只是作息紊亂,直到連續三個月每天只能睡 3 小時,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。我試過褪黑素、安眠藥,以及其他補健品,卻出現日間恍惚、情緒暴躁等副作用。接受Vincent 的催眠治療後,發現失眠源於潛意識里對「失業的恐懼」——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案主分享:催眠治療改善厭食症
我是一名厭食症患者,在過去4年一直見醫生,包括精神科。但是藥物對我的副作用遠多於好處。在接受Vincent的催眠治療後,我的人生得以改寫,亦明白爲什麽對原生家庭的記憶一直在影響著我的成長。我從聞到食物就開始產生嘔心感,到依家可以開始享受每一餐,成個世界變得不一樣。非常感謝V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從舒淇經歷看心理韌性:破繭成蝶的力量
在娛樂圈這個五光十色卻又波譎雲詭的舞台上,明星們的命運軌跡總是起起落落,牽引著大眾的目光。舒淇的演藝之路,堪稱一部扣人心弦、跌宕起伏的傳奇巨著,其中蘊含的強大心理韌性,為我們揭示了在人生長河中破浪前行的關鍵力量。 舒淇主演《千禧曼波》劇照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陪伴和聆聽:抑鬱症的良藥
近日,歌手方大同因病離世的噩耗傳來,著實令人悲痛不已。好友薛凱琪曾透露,在自己深陷抑鬱症的至暗時刻,方大同給予了無比耐心的鼓勵。這份珍貴的陪伴與關心,恰似黑暗中的一盞明燈,為薛凱琪驅散陰霾,照亮了她艱難前行的道路。這一事件深刻地讓我們領悟到,陪伴與關心在人際交往中,蘊含著難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當下的力量:靜觀三招拆解焦慮情緒
當你心裡老是擔心一些還沒發生但很糟糕的事,你有發現自己會越想越焦慮,可是最後發現那些事兒根本就沒出現? 今天就講一下怎麼對付這種讓人頭疼的 「預支煩惱」。 我們這篇文章參考了 Beth Kurland在 2025 年 1 月 23 日於Greater Good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

情緒管理與催眠治療:新書推介
在“ Shift: Managing Your Emotions—So They Don't Manage You ”(暫譯:《情緒轉換:掌控情緒,而非被情緒掌控》)一書中,神經科學家 Ethan Kross 伊桑·克羅斯為我們揭示了有效管理情緒的多種方法。 有趣的是,這些...
Your Mind Matters
3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朋友出現了自殺念頭,該怎麽辦?
全球危機 自殺,這個沉重的話題,正以令人痛心的速度在全球蔓延。 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2019 年有超過 70 萬人死於自殺,約佔全球死亡人數的 1.3% ,這一數位超過了瘧疾、愛滋病毒 / 愛滋病和乳腺癌造成的死亡人數。 在 2020...
Your Mind Matters
2月25日讀畢需時 12 分鐘


電影背後的社會現象:《年少日記》
最近看了電影《年少日記》,心情久久不能平靜。 影片開場,便是在中學任職的鄭 Sir(盧鎮業 飾),意外發現了一封沒署名的遺書 ,那遺書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,泛起層層漣漪,打破了校園表面的寧靜。 鄭 Sir 必須爭分奪秒,找出企圖輕生的學生,阻止悲劇的發生。...
Your Mind Matters
2月24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

催眠治療的未來發展
在大中華地區,催眠治療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,其未來充滿無限可能。與此同時,我們學院積極投身於推動心理健康事業的發展,為這一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。 催眠治療的未來發展 持續學習與多元融合是關鍵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,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,這也促使大中華地區的...
Your Mind Matters
2月2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催眠破案?!這可不是電影情節喲!
在香港的司法與心理學領域,催眠搜證有著一段獨特且引人深思的發展歷程。回溯至上世紀,香港警隊為了提升破案效率,積極探索各種先進的刑偵技術。其中,便有警官遠渡重洋,前往美國弗吉尼亞州的 FBI 總部,專門學習催眠搜證技術。學成歸來後,他們將這一技術應用於實際案件偵破中,並成功破...
Your Mind Matters
2月2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