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kedin

案主分享:透過催眠,改善失眠

作家相片: Your Mind MattersYour Mind Matters

已更新:6天前

我是一名 IT 人員,長期熬夜趕工導致嚴重失眠。起初以為只是作息紊亂,直到連續三個月每天只能睡 3 小時,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。我試過褪黑素、安眠藥,以及其他補健品,卻出現日間恍惚、情緒暴躁等副作用。接受Vincent 的催眠治療後,發現失眠源於潛意識里對「失業的恐懼」—— 童年目睹父親失業的創傷,讓我將「熬夜工作」等同於「生存的保障」。現在通過催眠調整認知,我學會在晚上11點準時關機,重新建立「工作≠生命全部」的信念,終於能享受自然睡眠。


案主分享-失眠
案主分享-失眠

治療師的話

首先要恭喜你跨越了這道看似不可能的障礙!做治療的過程,我也分享過自己曾經大半年被失眠所煎熬。現在狀況得以改善,有賴你的自我覺察以及對自我療愈的堅持,讓催眠治療的效果得以最大化。相信我們之間的互信與配合,是突破失眠困局的其中一個關鍵要素。


失眠的多元成因解析

失眠就好像複雜的拼圖,可能由單一或多重因素交織而成。下面我們簡單探討幾種失眠的成因:

  • 創傷型失眠:如童年被拋棄感(如父母深夜爭吵)、重大事故記憶等,形成「清醒 = 安全」的潛意識指令;

  • 壓力型失眠:長期高壓工作導致「腎上腺素 - 皮質醇」失調,大腦進入「戰鬥模式」無法切換;

  • 節律型失眠:晝夜顛倒、頻繁跨時區差引發生物鐘紊亂;

  • 焦慮型失眠:對「睡不著」的恐懼形成惡性循環,越想睡越清醒;

  • 環境造成失眠:噪音、光線等物理成因幹擾被潛意識編碼為「威脅信號」。


無論哪種類型,失眠本質都是「身心失衡」的警報 —— 當意識層面想睡,潛意識卻因某種原因堅持「保持警覺」。


應用催眠於失眠

針對不同成因,催眠治療通過三給主要方法靈活應對失眠問題:


潛意識溯源:

  • 創傷型:年齡回溯技術定位創傷事件,重構「安全睡眠」認知

  • 壓力型:意象對話引導釋放職場壓力,建立「休息 = 積蓄能量」新聯結


神經重塑訓練:

  • 定制睡眠暗示(如「我的身體正在自動調節到最佳休息狀態」)


感官錨定法

  • 如背部接觸床墊/ 特定香氣 / 音樂觸發睡眠反射)


身心節律調整:

  • 呼吸頻率同步技術降低交感神經活躍度

  • 對應生物鐘進行自我催眠聯係,修復晝夜節律


若您也被失眠困擾,可以聯絡我們預約免費咨詢(9427 9247),通過整合催眠治療,重建健康睡眠習慣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案主分享:催眠戒煙

我是一名有 18 年烟龄的老烟民,日均 2 包烟的习惯早已渗透进生活每个缝隙 —— 起床第一支、开会前一支、甚至失眠时也要靠尼古丁麻木神经。试过贴片、口香糖、电子烟,每次戒断反应都让我在第三天就崩溃复吸。直到妻子怀孕后,我在产检室看到「二手烟影响胎儿发育」的警示,才真正意识...

案主分享:催眠根治逾40年的恐懼症

我從開始對有毛的動物有種莫名的恐懼,連公仔都不敢觸碰。有一次搭𨋢,中途有一個婆婆帶了一隻吉娃娃進來,我立即覺得呼吸困難,手心出汗,還未到自己果層就已經急急腳衝出去。屋苑好多人養寵物,每次落樓都要左閃右避,好似玩緊「避狗大戰」一樣。最誇張的是看電視見到動物世界,即刻要轉台,...

案主分享:從自殺邊緣回來

對我黎講,抑郁症就好似一塊千斤重嘅烏雲,一直壓喺我心口,連呼吸都覺得吃力。我試過連續三個禮拜唔想出街,每日瞓醒就望住天花板流眼淚,覺得人生冇曬意義。最黑暗嘅時候,我甚至試過走上天臺,但系望住條街又突然諗起細個嗰陣阿嫲教我種花嘅情景——佢話「花謝咗會再開,但系生命只有一次」。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