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kedin

氣候暖化擾眠!自我催眠助你一夜好眠

近年來氣候變遷加劇,愈來愈熱的天氣搞得大家睡眠品質大受影響。科學家提醒,咱們得學著適應這樣的環境變化,像是睡前沖個冷水澡、少喝點酒跟咖啡。不過可別老是依賴冷氣睡覺喔,不然身體永遠都無法適應逐漸升溫的氣候啦!​


人腦對高溫超級敏感,溫度一升高,人體中樞溫度也跟著飆升,還會啟動壓力系統,搞得人很難放鬆入睡。如今科學家們正積極研究,希望找出能幫助人體適應升溫的有效機制,畢竟睡眠不好,不僅精神差,長期下來還可能引發健康問題哩。​

Earth burning under a bed
氣候暖化影響睡眠

根據 2024 年《睡眠醫學》(Sleep Medicine)期刊發表的科學文獻評論指出,氣候變遷和都市化讓氣溫不斷上漲,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睡眠品質,進而影響健康、工作表現和生活幸福感。2022 年刊登在《共同的地球》(One Earth)期刊的研究更顯示,在 21 世紀的頭 20 年裡,人們平均每年的睡眠時間比過去少了 44 小時,研究認為這和不斷升高的氣溫脫不了干係。​

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員邁納(Kelton Minor)分析 68 國超過 4 萬 7000 人的資料後發現,到 2099 年,全球暖化加劇可能會讓每個人每年再少睡 50 到 58 小時。邁納和其他研究報告作者強調:「為了增強人類的適應能力,在越來越熱的環境中維護睡眠的恢復功能,目前迫切需要更多干預性研究和實地實驗。」​


大家知道嗎?人腦中負責調節溫度和睡眠的神經元其實有著緊密的關聯,想要改善睡眠品質,降低身體內部溫度是關鍵。這時候,自我催眠就能派上大用場!自我催眠是透過引導潛意識,幫助人們放鬆身心,進而達到助眠效果。當我們進入自我催眠狀態時,大腦會分泌內啡肽等神經傳導物質,這些物質不只能緩解緊張、焦慮的情緒,還能降低身體的應激反應,讓原本亢奮的身體逐漸放鬆下來。而且在自我催眠過程中,我們會專注於內心的意象和暗示,把注意力從外界的高溫和煩惱中轉移開,大腦也會慢慢冷靜下來,自然就更容易進入夢鄉啦。​


巴黎城市大學(Paris Cite University)研究員索維(Fabien Sauvet)表示,人類其實「比大家以為的更能忍受高溫」,多項研究顯示,即使室溫達到攝氏 28 度,還是可以睡得舒舒服服。索維質疑「臥室一定要維持在攝氏 18 到 20 度」的傳統觀念,建議大家睡覺時穿著 T 恤、短褲等輕薄衣物,搭配簡單的床單,再保持房間通風良好,就能應付稍微高一點的溫度。但他也提醒,要是總是依賴冷氣睡覺,身體就會慢慢失去適應環境的能力。​


除了幫助入眠,自我催眠還能調節身體溫度喔!自我催眠調節體溫的關鍵在於心理暗示。首先,找個安靜舒適的地方,放鬆全身、閉上眼睛,慢慢深呼吸,讓自己平靜下來。接著在腦海中想象自己處在一個涼爽宜人的環境,像是山林間或是海邊。同時在心裡不斷重複暗示自己「我的身體正在變得涼爽舒適」,透過持續的心理暗示,潛意識就會引導身體做出生理反應,調節血管的收縮與擴張,影響血液循環,從而降低身體溫度。​


此外,科學家還提供了其他實用小撇步:睡前可以沖個冷水澡,但水溫別太低;平時少喝點咖啡等刺激性飲料,酒也不宜多喝,雖然喝酒有時能幫助入睡,但會讓體溫輕微上升。研究還發現,在一天最熱的時候小睡片刻,也能減輕睡眠不足帶來的影響。索維建議,最好在下午 2 點前小睡 30 到 40 分鐘,這樣既能補充精力,又不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。​


面對氣候暖化的大趨勢,只要學會自我催眠等新方法,搭配科學的睡眠建議,就算天氣再熱,也能夜夜好眠,守護自己的健康!


參考資料

  1. Chevance G, Minor K et al.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mbient heat and sleep in a warming climate. Sleep Med Rev. 2024;75:101915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smrv.2024.101915

  2. Minor, Kelton et al. Rising temperatures erode human sleep globally. One Earth, Volume 5, Issue 5, 534 - 549

    https://doi.org/10.7910/DVN/5G5KX6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